大疆2025年全新第三代无线麦克风Mic 3上市
当无线麦克风从 “专业设备” 沦为内容创作者的 “日常标配”,市场对 “更轻、更强、更智能” 的追求从未停止。而在便携音频领域早已站稳脚跟的DJI「大疆」正式抛出重磅新作 —— 第三代无线麦克风 DJI Mic 3。这款仅重16克的 “口袋神器”,不仅把上一代的体积与重量直接砍半,更将专业级音频功能浓缩于精巧机身之中,用 “轻量化” 与 “专业性” 的极致平衡,再次为跨平台内容创作注入强心剂。
友情提示:入手链接在文末,不知道去哪买的小伙伴可点击文末的按钮即可获取链接~!值不值得买,看完后自己决定吧。

对于每天扛着设备跑现场的创作者而言,“轻量化” 从来不是噱头,而是实打实的生产力。DJI Mic 3直接将发射器重量压至16克,相较于上一代 Mic 2 减重 50%—— 别说是夹在衬衫领口、卫衣抽绳上进行全天拍摄,就算是手持移动录制,也完全感受不到传统麦克风的坠感束缚。
在便携性上,Mic 3不仅 “轻”,更懂 “灵活”。延续备受好评的磁性固定设计之余,新增的旋转夹彻底打破了磁性固定的角度限制:无论是贴附在乐器上捕捉细节音,还是固定在背包肩带上录制户外 Vlog,旋转夹都能360度调整收音角度,让麦克风始终 “对准” 声音来源,再也不用为了找角度反复调整设备。
在便携性上,Mic 3不仅 “轻”,更懂 “灵活”。延续备受好评的磁性固定设计之余,新增的旋转夹彻底打破了磁性固定的角度限制:无论是贴附在乐器上捕捉细节音,还是固定在背包肩带上录制户外 Vlog,旋转夹都能360度调整收音角度,让麦克风始终 “对准” 声音来源,再也不用为了找角度反复调整设备。

如果说轻量化是 Mic 3 的 “外在优势”,那么全面升级的专业功能,才是它打动核心创作者的 “内在底气”。
创作者最头疼的收音问题,莫过于 “突发噪音” 与 “轻声丢失”。Mic 3 全新加入的自适应增益控制功能,直接给出了 “双模式解决方案”:
自动模式:精准识别突发大音量(如现场突然的呼喊、咳嗽),实时压制增益避免录音爆音,让访谈、直播中的意外噪音不再成为 “翻车现场”。
动态模式:针对安静场景优化,自动提升弱音增益,即便是受访者的轻声细语、纪录片中的环境白噪音,也能清晰捕捉不丢失细节。

Mic 3 最大的突破之一,在于将 “单人创作工具” 升级为 “团队制作设备”:最多支持 4 个发射器与 8 个接收器协同工作,意味着圆桌论坛、多嘉宾访谈、大型活动的多机位收音不再需要复杂的外接设备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其与部分索尼摄像机的四声道输出兼容性 —— 四个独立音轨可直接采集至单台设备,无需后期手动合并,极大简化了多声源录制的工作流。
而专业用户最看重的 “时间码同步” 功能,Mic 3 更是做到了 “帧级精准”:24小时内音频与视频帧精度对齐,彻底省去后期剪辑中数小时的音画校准工作,让纪录片、短片等专业制作的后期效率翻倍。

为了匹配长时间专业拍摄需求,Mic 3 将内置存储空间从 Mic 2 的 8GB 提升至 32GB,容量直接翻四倍 —— 即便是以高码率录制多轨音频,也能轻松覆盖一整天的拍摄任务。同时新增的 “双文件录制” 功能堪称 “后期救星”:录制时同步生成 24 位标准版本与 32 位浮点版本,前者可直接用于快速剪辑,后者凭借超高动态范围,能修复前期轻微的录音瑕疵(如音量过小、轻微底噪),给后期处理留足容错空间。

对于户外创作者、直播团队而言,“续航焦虑” 往往比设备重量更致命。Mic 3 在这一点上给出了堪称 “劳模级” 的表现:发射器单次续航 8 小时,接收器 10 小时,搭配充电盒可完成 2.4 次完整充电,总续航直逼 28 小时 —— 从清晨的外景实拍,到深夜的室内访谈,一次充电即可覆盖全天高强度工作流。
更贴心的是 “应急快充” 设计:只需 5 分钟快速充电,就能支持 2 小时的录制任务。无论是赶场拍摄时忘记充电,还是突发临时录制需求,都能轻松应对,彻底告别 “设备没电错过精彩瞬间” 的遗憾。
从16克的极致轻量化,到四发射器协同、32位浮点录音的专业配置,DJI Mic 3 显然不是简单的 “迭代升级”,而是大疆对 “便携专业音频设备” 的重新定义 —— 它让新手创作者能用轻量化设备获得接近专业级的收音效果,也让专业团队能以更低的设备负担完成复杂场景录制。对于每一个追求 “声画俱佳” 的内容创作者而言,这款 “口袋里的专业录音棚”,或许就是今年最值得入手的创作利器。
想要体验这款DJI「大疆」2025全新Mic 3第三代无线麦克风和想了解更多品牌产品的的宝子们,可直接点击下方官方店铺了解最新消息。
官方商店:
大家可点击上方链接,进入品牌官方网店了解更多产品细节与优惠福利。